首页快报小记者图片新闻最新资讯记者风采投稿专区最新活动联系我们关于快报
小记者投稿
我爱家乡的麦秆画
发布时间:2021-02-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麦秆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大家非常熟知的常州的非遗项目。借助小记者活动,我有幸见识并参与了这次宝贵的课程。

一把剪刀、一束麦秸再加上一张卡纸,在老师的介绍和示范下,我们亲眼见证了麦秸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从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了: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可是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非常的稀罕,因为它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流程全凭手工完成。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和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老师给我们演示的是其中最简单的了:他拿出一根较弯的麦秆,拿起熨斗,一只手压住麦秆的一头,另一只手拿着熨斗从麦秆的中心慢慢往前推进,弯弯的麦秆瞬间变平了不少,再用心推进几次,耐心再足一些,粗糙的麦秆将会变得又平又光滑。

这次活动让我们从不了解麦秸画到一次次对这项艺术的惊叹、佩服......老师告诉我们,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麦秆画,需要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传承。我深深地知道,创作之路最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让我们一起将麦秸画发扬光大下去吧!

百丈中心小学四2班 刘晨瑶 指导老师 吕友琴


我的家乡在常州,这里有皮薄酥脆的大麻糕,美丽别致的梳篦,凝聚智慧的留青竹刻。今天现代快报小记者活动走进了我们学校,带我们认识了家乡的又一非遗文化——麦秆画。

常州麦秆画非遗传承人郭畅旭老师先是细致地给我们讲述了麦秆画的由来,制作技艺的具体步骤。原来麦秆画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特色。麦秆画要经过24道工序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十分复杂,而且采摘、制作全凭手工完成。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他学习麦秆画的故事,老师的那份执着与坚守让我感到敬佩与感动。

接着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欣赏了麦秆画作品。那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光泽透亮,却又那么古朴自然,高贵典雅。我情不自禁地赞美道:“这真是太美了!我心想:这些独具匠心的麦秆画,凝聚了祖辈多少的汗水与心血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真让人敬佩。”

最后老师还选择了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台体验制作麦秆画的步骤,我认真地看着他们剪、碾、烫、贴……看着那些麦秆慢慢地变成美丽的作品,真是让人惊叹!

今天,我充分感受到了麦秆画的璀璨光彩!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麦秆画!

百丈中心小学三2 邹语笑 指导老师 奚文燕





版权所有现代快报小记者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17554号-1

Copyright  ©2016 kb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举报热线:0519-83866216